在机械加工领域,高低轨排刀机凭借高效、精准的加工优势,广泛应用于轴类、盘类等零件的批量生产。然而,排屑不畅是其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,不仅会影响加工效率,还可能划伤工件表面、损坏刀具,甚至引发设备故障。从技术角度分析,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排屑系统设计、加工工艺参数、刀具与工件特性及日常维护四个维度密切相关。
排屑系统设计缺陷是导致排屑不畅的核心因素之一。部分高低轨排刀机的排屑槽坡度设计不合理,若坡度小于15°,切屑易在槽内堆积,尤其在加工产生细小卷屑或粉末状切屑时,重力作用不足以推动切屑顺畅排出;此外,排屑器选型与切屑类型不匹配也会引发问题,例如采用刮板式排屑器处理长卷屑时,易出现切屑缠绕刮板的情况,而磁性排屑器对非磁性材料切屑则无法发挥作用。同时,排屑系统与机床导轨的衔接间隙过大,会导致部分切屑落入导轨缝隙,既影响排屑效率,又可能加剧导轨磨损。
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是排屑不畅的重要诱因。切削速度、进给量与背吃刀量的搭配不合理,会直接改变切屑的形态与产生量。例如,在加工塑性材料时,若进给量过小、切削速度过高,易产生细长的带状切屑,这类切屑易缠绕在刀具或工件上,无法顺利进入排屑槽;而背吃刀量过大时,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切屑量剧增,若排屑系统的输送能力无法匹配,就会造成切屑在加工区域堆积。此外,切削液的喷射角度与流量不足,也会降低其对切屑的冲刷与冷却效果,导致切屑黏附在刀具或工件表面,进一步阻碍排屑。
刀具与工件的特性也会对排屑效果产生显著影响。刀具的几何参数,如前角、后角、刃倾角等,直接决定了切屑的形成与流向。若前角过小,切削力增大,易产生挤裂切屑,这类切屑形态不规则,难以顺利排出;刃倾角不合理则会导致切屑流向偏离排屑槽,增加排屑难度。从工件材料来看,加工不锈钢、高温合金等黏性较强的材料时,切屑易黏附在刀具刃口,形成 “积屑瘤”,不仅影响加工精度,还会导致切屑排出受阻;而加工脆性材料(如铸铁)时,产生的碎断切屑若颗粒过小,易堵塞排屑槽的过滤装置,降低排屑系统的运行效率。
日常维护不到位是加剧排屑不畅的常见因素。若未定期清理排屑槽内的残留切屑,尤其是细小切屑与切削液混合物,易在槽内形成淤积,影响切屑的正常输送;排屑器的传动部件(如链条、刮板)若长期缺乏润滑,会导致运行阻力增大,甚至出现卡滞现象,降低排屑速度;此外,未及时检查并更换磨损的刀具与排屑系统部件,也会导致排屑效率逐渐下降,最终引发排屑不畅问题。
综上所述,高低轨排刀机排屑不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需从系统设计、工艺优化、刀具选择与日常维护等多方面入手,采取针对性措施,才能有效改善排屑效果,保障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。